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龙泉青瓷分黒胎开片和白胎青瓷两类,即传统所说的哥窑与弟窑。经考古调查,南宋中期龙泉大窑杉树连山、亭后山、溪口瓦窑垟等诸窑址中,曾发现黒胎开片瓷标本堆积。这类瓷器专为宫廷特殊需要烧造,供皇室及宫廷御用。黒胎产品主要特征是紫口铁足,薄胎厚釉,釉面布满纹片,即《龙泉县志》记载的哥窑产品。 我国五代时期,人们创烧了“龙泉青瓷”,人们用“质如玉、亮如镜、声如磬”来形容龙泉青瓷。龙泉青瓷的制作在宋代发展...
釉里红,这种稀少的瓷器品种开始不断引起人们的注意,并以其卓然大气的风范,成为瓷器收藏中真正的贵族。釉里红的最大特点是烧制难度大,成品率极低。它是以铜为着色剂,在白胎上直接绘制各种图案纹饰,在上面施一层釉,铜在高温还原焰中发出了红色,所以名叫“釉里红”。釉里红瓷创烧于元代,但数量极少,可谓凤毛麟角。原因是铜离子对温度极为敏感,在窑炉中火候不到,呈现黑红色或灰红色;火候销过铜离子便挥发,从釉层中逸出,...
越窑青瓷瓜棱执壶,唐代酒具,1974年浙江省宁波市出土,高22.6厘米,口径10.2厘米,喇叭形口,长颈,短流,腹部作瓜棱形。执壶是中晚唐时,越窑顺应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制作的器型。据唐人记载,它的名称应作“注子”。 汉晋以来,文人爱好作赋写诗称颂酒德,而尤以唐人为多,于是饮酒在当时成为一种“雅道”,酒具也成为一种雅器。而青瓷制作工艺的进步又为酒具称为雅器提供了条件,即酒注、酒杯的大量出现。开元...
这是西周中期穆王时期纹饰华丽的青铜簋。通高21厘米,口径22厘米,腹深12.5厘米,重5公斤。 1975年3月,宝鸡扶风县法门乡庄白村白家组的村民在村南的田地里耕地时,犁尖带出了一批青铜器。文物工作者得知情况后,当即前往进行调查和清理,发现这是一处西周穆王时期一个名叫伯冬(音)的贵族残墓地,墓的上部已被早些时候的农田基本建设毁坏,在地表以下20厘米处出土了青铜器18件,其中这件伯冬(音)簋最...
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件西周晚期的圆鼎也是一件不可貌相的国宝重器。它于1980年从长安县斗门镇下泉村西周窖藏出土。通高51.5厘米、重35千克,器表光素无纹,造型十分普通,但它腹内所铸的279字铭文,却记录了一场鲜为人知的战争。考古学家根据铭文及造型将其称为“多友鼎”。 多友鼎腹内所铸铭文分22行,铭文大意为西周晚期周厉王时期的某年十月,猃狁即匈奴,侵犯京师,周王命武公派遣...
宝鸡地区出土的青铜器群中,有两件刖刑奴隶守门方鬲格外引人注目。这不仅是因为它是西周时刖刑制度的物证,而且这种器物的造型也很特殊。打眼看去,它应当是属于方鼎的一种,之所以称作鬲,是因为这种造型的青铜器目前著录的只有五件,其中一件流落美国,被哈佛大学福格博物馆收藏。它不但与庄白出土的造型酷似,时代相同,更为重要的是这件器上自铭“季贞作尊鬲金”,所以人们就把这种鼎划为鬲类。 实际上,这应当是一种异...
胡(音)簋是目前发现最大的商周时期的青铜簋。通高59厘米,口径43厘米,腹深23厘米,重60公斤。因其形体庞大,浑厚典雅,被誉为簋中之王。又因其腹内底有铭文12行124字,是西周第十代国君——周厉王胡(音)祭祀先祖,用配皇天,祈神降福的祭文,铭文记述了当时局势动荡和朝不保夕的局面,因此,它也就成了罕见的西周青铜器中自身标明王世的王器。 但是,这件簋当时发现时,是被铲土机碾成了碎片,并不象现在...
师同鼎是1981年底从位于周原腹地的扶风黄堆乡下務子村西的一个青铜器窖藏中出土的,通高34.5厘米,口径34厘米,腹深20厘米,腹围102厘米,重105千克。鼎为立耳,平口,深腹,圜底,蹄足。口沿下饰一周重环纹和凸弦纹,耳外侧两道凹弦纹。腹下三足有明显的分模线,当中铸阳纹双三角形。 师同鼎这种圜底球腹蹄足风格为西周晚期最常见的型式。因此学界对此类鼎出现的年代认识意见基本一致。但是,宝鸡的一些...
这件汉代四乳草叶纹铜镜径为13.5厘米,伏兽钮,素宽弦外有四乳,每边有草叶纹二枝,共计八枝,对角有花瓣纹一周外连弦线,形成大方格四角各向外伸出一组双瓣叶,将方格与边缘间分成四区;各区分别以一乳为中心,每乳有一对称连叠草叶纹,四区共有四乳八组草叶纹。这就是汉代四乳草叶纹镜的纹饰内容和布局,其质地为青铜银白光,装饰华丽、配列整齐,颇具协调和谐之风格。 四乳草叶纹铜镜是汉代最为典型、最有文化历史内...
清明时节,朋友回老家祭祀。带回一面铜镜,初看为宋元形制,青铜加银质镜。这面铜镜直径9厘米,厚度0.5厘米;俯视此镜,背面三条窄素镜缘将镜背面分为三个区域,由中间向外:镜钮区单铸铭文1字,中区16字,外区20字,文字规整舒展,字口较深,刚劲有力;镜面闪银质光泽;手感沉重,重量达到450克;整体包浆熟旧,精巧美观。 铜镜背面的37个文字,我请教了蒙语言文学的学者之后,蒙文、藏文、八思巴文都一一被...
海南省博物馆是海南省唯一的地方历史与艺术综合性博物馆,2012年申报成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其前身是1984年开始筹建的海南博物馆,1990年海南省政府正式批准成立“海南省博物馆”,1996年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挂牌成立,两者合署办公。 2008年11月15日海南省博物馆一期建成开馆,2012年底省博二期作为海南省“十二五”规划的重大文化项目之一开建,于2017年5月18日正式开馆,2018年2...
记者从河南博物院获悉,为充分发挥博物馆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方面的优势与积极作用,丰富广大市民春节精神文化生活,2018年春节前后,该院拟从陈列展览、惠民演出以及博物馆教育活动等方面开展相关公益文化活动。 陈列展览方面,汇集144件珍贵文物的“金字塔·不朽之宫”展将展至3月22日,带观众领略古老神秘的古埃及文化;常设展览“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瑰宝展将继续在河南博物院西临展厅展出;6日上...
科威特最大的博物馆群——谢赫阿卜杜拉·萨利姆文化中心5日晚举行揭幕典礼,科威特埃米尔萨巴赫参加了典礼。 据介绍,谢赫阿卜杜拉·萨利姆文化中心占地约13万平方米,是科威特最大的博物馆建筑群,包括自然历史博物馆、科学技术博物馆、阿拉伯伊斯兰科学博物馆和太空博物馆,共计有22个展厅,展出1100多件展品。此外,文化中心还建有艺术中心、剧院、餐饮设施等。 据悉,文化中心采用先进技术打造...
樊建川 他是一个梦想家、冒险家、实干家,他是中国文博界的一个传奇人物。 他自筹资金建立建川博物馆群落,把个人爱好和民族责任合为一体,他把对历史的追思和当今的文化建设熔于一炉。 他迄今收藏的文物达八百万件,数量列全国私人收藏之首。 看他办博物馆立志救世,“为人太多,自为太少”,很像庄子书中的尹文子。至于粗茶淡饭,布服素衣,“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又很像墨子…...
由央视精心制作、高端白酒品牌水井坊独家冠名的大型文博综艺《国家宝藏》,从2017年末播出以来,一直备受好评。其独创的“国宝+明星”,以国宝前世今生的传奇故事,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国宝之美的节目形式,也得到了观众们高度的认可。今年1月21日节目第七期迎来了上海博物馆,消息一出,引发了观众的议论:繁华现代的上海用什么来表现中华传统文化? 探寻上海血脉中的传统文化基因 上海博物馆的三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